江苏小麦托市难以启动新麦产质量影响购销格局
??考虑到麦市供需格局以及市场运行价格,今年江苏地区小麦托市收购难以启动,农户惜售叠加多元主体抢购将助推麦价高开,新麦产质量情况将很大程度上影响市场购销格局,收购周期将拉长。
??一、江苏地区年以来麦市购销
??年以来制粉刚需叠加小麦大规模饲用替代很大程度上加快江苏地区政策性粮源库存消化进程;政策调控市场更趋于柔性化、精准化。国家临储小麦投放结构调整以及拍卖底价进一步上调一方面直接抬高用粮主体粮源采购成本,降低政策性粮源市场有效供给力度,间接促进流通市场粮源消化;另一方面导致持粮主体心理价格预期提高,江苏麦价重心整体上移。南方销区面企下游需求不旺、储备小麦轮出以及进口小麦使用力度加大等因素制约江苏小麦南下流通量。据统计,年以来江苏地区国家临储小麦累计投放量.万吨,实际成交量.万吨,同比增加.万吨,周度成交均价-元/吨;其中年产国家临储小麦累计投放量1.万吨,实际成交量1.万吨,周度成交均价-元/吨;年产国家临储小麦累计投放量4.万吨,实际成交量4.万吨,周度成交均价-元/吨;年产国家临储小麦累计投放量54.万吨,实际成交量35.万吨,周度成交均价-元/吨;年产国家临储小麦累计投放量.万吨,实际成交量.万吨,周度成交均价-元/吨;年产国家临储小麦累计投放量.万吨,实际成交量.万吨,周度成交均价-元/吨;年产国家临储小麦累计投放量.万吨,实际成交量.万吨,周度成交均价-元/吨;年产国家临储小麦累计投放量0.万吨,实际成交量0.万吨,周度成交均价元/吨。据市场监测,截至5月中旬,江苏徐州铜山地区一等白小麦净粮进厂价元/吨,南通如东地区质优小麦净粮进厂价元/吨。
??二、江苏地区年夏粮收购回顾
??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年江苏地区夏粮播种面积.2千公顷,总产量.8万吨。《年新收获小麦质量调查情况的报告》显示,江苏省小麦整体质量较好,三等以上小麦占98.7%,与上年相比,一等小麦比例增加17.8个百分点;小麦不完善粒率平均值3.0%,较上年降低0.1个百分点。自年6月12日起江苏省内符合条件的相关地区启动年小麦托市收购执行预案,由于江苏地区新麦市场价格较其他主产区偏低,这也使得其小麦托市收购量相对较高,江苏地区小麦托市收购量.3万吨左右,占全国的近60%;相比之下,上年江苏地区小麦托市收购量万吨。自年江苏地区夏粮收购以来,农户惜售、贸易商囤粮、托市收购、储备小麦阶段性集中轮入以及饲企采购小麦替代玉米等因素推动麦价重心呈现上移态势,小麦收购进度同比偏慢,小麦收购价格同比高企。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价格监测数据显示,截至9月下旬,江苏地区小麦价格区间-元/吨,平均价格元/吨;相比之下,6月初小麦价格区间-元/吨,平均价格元/吨。
??三、江苏地区年夏收展望
??5月6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下发的《关于切实做好年夏季粮油收购工作的通知》指出,当前粮食市场形势错综复杂,要不断增强市场化理念,优化营商环境,鼓励多元主体积极入市,搞活市场流通,切实发挥好政策托底作用。由于江苏地区国家临储小麦库存量明显下降,导致空仓容数量较大。考虑到周边农产品市场价格,预计今年夏粮收购江苏地区售粮主体对年小麦心理价格预期较高,惜售心态将较为浓厚,主产区农户惜售叠加多元市场主体抢购或助推麦价高开,高开空间影响后期价格走势,价格将进一步影响阶段性供需格局,麦价波动幅度或加大,市场主体之间的购销博弈将较为激烈。年小麦产质量情况将影响市场主体心理预期,托市收购难以启动,新麦收购周期将拉长,以往集中售粮情况难现,高价囤粮待涨面临的市场风险加大,国家临储小麦采购成本将成为市场主体小麦购销的价格风向标。建议小麦经营主体充分做好新麦产情调研,密切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jtwfh.com/xmsp/12172.html